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会计

金融会计范文精选

金融会计

金融会计范文第1篇

根据企业会计实际的运行模式以及以往学者的研究,对企业会计的运行模式可理解为根据国家会计的相关规范,通过确定的会计方式、会计人员选用以及会计程序与具体机构的设置等产生的会计工作体系。其本身囊括许多关于会计实践的具体内容,具有明显的活跃性特征。一般金融企业在构建会计运行模式时往往以国家会计模式作为导向,进行适合企业自身会计政策以及规章制度的制定,实质为金融企业范围内国家会计模式的具体体现。现阶段伴随银行业务的发展,金融会计已逐渐形成三种类型,即:政府、商业银行会计以及金融公司会计。通过有效的运行模式,能够将企业财务信息作为依据,做好资金管理以及计划管理,有利于进一步调节与控制企业业务经营活动。

二、金融会计运行模式的构建方案

我国当前金融会计中大多存在目标不一致、内部管理不完善且在业务处理流程方面过于传统等问题,导致劳动强度过大但服务效率却无法提高,而且存在较大的操作风险,难以促进金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需构建有效的金融会计运行模式,具体方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确定金融会计目标

金融企业中的会计管理目标主要集中在所得到的经济效益方面,以商业银行为典型代表,其在经济效益方面所强调的主要为盈利与亏损情况,所以在保证资金投放能够获取“开源性”利润的基础上,还需对资金费用在运行规划中做好“节流”工作。在确定金融会计目标过程中,主要需明确会计职能,确保其所体现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会计信息能够成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内容。特别需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中的预测内容,使现行市场变化情况、金融形势充分融入到会计材料中,这样便可以会计资料为依据,将资金投放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增强金融机构整体效益的目标。

(二)构建计划控制中心

会计目标得以实现要求做好计划控制工作,具体指为使企业各项费用支出得以控制,在费用产生前便需做好费用预算表的编制工作。一般执行过程中,需金融机构各业务科室配合会计部门对以往费用支出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将费用进行具体划分,分为可控与不可控两种费用。其中各科室部门需对可控费用做好月预算表或年预算表的编制,而对于不可控费用,应根据具体分析结果由会计部门进行预算表的编制。在完成费用预算表编制后,也可将具体计划进行公开,以此使民主理财观念得以增强。另外,为使费用中心人员进一步增强节约观念,可将结余经费按相应的比例奖给相关人员,这样既可使计划预期目标得以实现,也可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但构建计划控制中心过程中也需注意加强与其他信贷部门保持密切合作,以便于对与金融机构存在业务关系的企业经营情况进行调查,使调查结果作为考量资金创收情况的依据。

(三)会计核算中心的完善

尽管大多金融机构现阶段已在核算方面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会计人员涉及的工作内容不仅包括核算过程,也有其他许多基本业务,难免在核算中发生失误现象。对此需注重会计核算中心的完善,在各项基本业务情况体现在会计报表的基础上,适时组织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基本业务,使财务信息的核算更具可靠性。

(四)构建会计分析中心

金融机构中有效的会计运行模式是实现整体效益提高的重要保障。构建过程中除考虑在费用产生前的预算外,还应在具体资金费用管理过程中注重对当前金融形势的分析,对会计核算的结果与逾期计划目标对比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差异与原因并利用报告形式将该阶段中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反映出来,使决策者能够以此为依据对投资计划与投资方向进行及时调整。一般分析内容可提供的决策依据主要体现在:第一,利用分析结果使资金利用效率更为高效,为会计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第二,关于如何降低资金成本的信息以及优化信贷结构等资料内容。第三,通过投资资金与其所产生的费用情况分析,能够及时了解资金动态变化以及信贷政策是否得以落实等情况,有利于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五)会计运行模式中的结算中心构建

结算中心是金融会计运行模式核心部分,其构建的目标在于根据结算业务的具体内容、资金的划拨情况以及所承担的责任大小等,将金融机构所获取的整体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促进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共同提高。这也是金融会计运行模式中最为基础的业务内容,有利于金融机构的整体发展。除此之外,金融会计运行模式得以有效执行,还需配有相应的保障系统,使各组织机构拥有配套的运行模式,如总会计师,即主管行长全面负责会计的目标,而会计科长需对各职能组织进行关系的协调等。

三、结论

金融会计范文第2篇

1.1现代网络金融会计的发展背景

现代会计是随着经济形式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现代会计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会计的发展还会受到经济发展条件的要求和技术条件的进步的影响和制约。随着我国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网络金融技术和条件发展迅速,迅速扩散至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随着传统银行业的业务处理活动也都将在网上进行,会计工作的重点也随之进行转移,并由此促成了网络金融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2现代网络金融会计的优势

(1)网络金融会计最核心的优势就是它主要针对的是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现在的网络金融立足于金融大数据分析,涉及的会计信息非常全面和复杂,这也是现代金融机构开展网络经营的重要资源和调节器,也是网络金融各层次的管理及决策依据的重要参考。对次,在对网络金融会计信息达到充分共享的基础上,可极大的发挥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的使用效果,也大大降低了金融企业搜寻、等待、联络会计信息的成本。

(2)网络金融会计是网络金融系统与会计方式相结合的产物。它实现了在现代化的无线网络客户平台上,记录、计量、反映网络金融交易的可行性,基于无线网络平台的数据交换,及时反应有关会计要素的变动情况。再传统的会计处理工作中,对企业所有的财务处理活动均需要从取得会计凭证、填制会计表单到调整账项结构,再到最终统计出会计报表,这些活动繁杂而容易出错。在网络金融的平台上,可以将会计人员从繁忙的手工记账系统中彻底独立出来,依托于网络信息的强大处理能力处理会计信息,生成会计数据信息。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及时的获得会计信息,也可以从大数据中得网络金融会计安全瓶颈及解决的路径文/谢文景到充分的会计信息,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网络金融会计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创建公共网络金融服务平台,用网络化的虚拟世界实现传统的金融商务营运,通过对金融网络会计数据的处理,提高金融会计核算的处理效率,强化了商务会计的公用型和指向性。同时也加大了对会计报告实时系统的使用效果,提高了会计端口对会计账务处理的速度,大大的缩短了对网络金融有关的财务数据的处理、报表生成的周期。通过网络平台的大数据支撑,可实现对日常金融会计采集工作中的速度和针对性,可以实现随时根据需求指令采集和计算会计资料,并及时保存相应的会计报表、财务报告要素,彻底实现了对网络金融会计信息的全天候追踪和收集,便于我们的财务端口及财务数据的需求者及时掌握和了解有关金融机构的第一手会计信息和相关凭证资料,为会计岗位理性、客观、真实出具财务报告提供方便。

(4)网络会计信息的通过网络后台处理数据,由于网络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处理和识辨能力。会计岗位在对会计信息做处理时,可查询各种类型的会计信息,以便更加全面满足网络金融时代信息用户对财务数据的需求。网络金融系统既可以提供一般的财务信息,也可提供非财务数据;既为财务人员提供金融机构内部经营的数据信息,也可为金融机构提供整个供应链端口或者社会其他经营部门的经济数据信息;既可为使用者提供历史方面的数据信息,也可提供现时性的信息和未来数据信息;既提供绝对意义上的指标类数据信息,也提供相对指标或其他分析性信息不是很重要的佐证数据。网络金融机构既可在一定的期限内记录和保存会计信息数据,也可以按月、季、年提取会计数据信息,还可随时根据需求提取会计信息;网络金融机构既可以直接通过系统平台向用户传递数据信息,也可经过授权在线向数据需求方提供最新的数据信息:网络金融机构既可以向需求端提供数字化的集成数据信息,也可以提供生成后的图像化信息与语音化信息数据信息。

2、网络金融会计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金融行业的信息管理落后于金融无线网络系统的需求

目前,我国金融业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还存有不少的缺陷,从我国网络金融的决策体系来看,网络金融系统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网络技术的安全管理规范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改善。对于网络金融会计数据的处理,曾有网络金融界的专家认为,根据我国现在的金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现状,最重要的是“信息资产风险监管是金融监管体系的核心理念。”而这句话的信息风险资产是指在网络信息化进程中,信息资产的设计、规划、服务、运用、监管以及操作等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业务风险。从当前我国整体金融发展的形势来看,金融会计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都已具备比较完善的体系,但依然缺乏有效的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的监管和指导上还处于一个较初级的阶段。因为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较短,往往缺乏比较完整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意识,信息处理机制缺乏统一的平衡目标,也缺乏上下级之间监管的运作机制,从而造成上下级监管不到位,就在不同程度地减弱了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实际效果。

2.2我国境内或者境外的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呈快速发展的趋势

特别是网络金融会计网络信息系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网络技术挑战。金融会计网络信息系统和其它的重要信息系统正成为国内外不法分子恶意攻击和破坏的重要目标,他们喜欢利用自己高尖端的网络信息系统技术对我国金融系统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一旦出现失误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给国家和集体的金融资产造成非常大的损失。不法份子利用他们所拥有的高科技,在整个网络金融无孔不入地进行破坏活动,从现有的情况来看,目前已有不少的金融会计信息系统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和损害,并给我们的金融业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2012年国防科技大学的曾做了一项调查表明,我国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管理中心95%都遭到过境内外黑客的攻击和侵入,其中以银行、金融和证券机构为其攻击的重点。

3、解决网络金融会计发展瓶颈的新思路

3.1建立健全网络金融会计风险防范意识。在网络金融的大数据快速处理信息的背景下,对我国的网络金融机构的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建立起比传统会计更高的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会计信息安全的主动保护,除了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外,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更加安全可靠的网络金融会计处理系统,这也是当代网络金融发展的重要环节,是网络金融会计充分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网络金融企业而言,要建立一个安全完善的网络金融会计系统1应由以下元素构成:

1、必须建成一个基于大数据的安全可靠的网络金融通信网络,在网络系统中应积极采用先进的反病毒技术和软件。注重在主动和被动防御的基础上,在会计数据的处理运行与维护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计算机及手机客户端病毒的防范及相应的技术手段与措施。通过对传统网络金融数据信息的分析技术手段以保证财会数据信息安全、迅速的传输。

2、及时的做好金融会计数据信息备份工作,建立灾备防护体系。备份是防止网络财务系统意外事故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它包括对信息系统的硬件备份、系统数据备份、财务软件系统备份和数据备份四个方面。

3、金融机构应该根据具体的数据安全及会计处理特点,建立信息安全的预警机制,应根据系统重要程度确定相应的安全保护级别,并针对相应风险级别进行设计建设。

3.2培育和建设一支网络金融会计安全专业人员队伍

因我国的金融会计网络系统安全问题事关重大,组建一支专业的网络信息安全人才队伍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网络金融机构而言,专业的安全会计从业人员应是专门负责信息网络方面安全保障、安全监管、安全应急和安全威慑等方面的工作的。在网络金融会计安全的基础上,要根据随时有可能发生的一些安全问题,制定出对关键设施或部位继续完善的应急预案,让每一个会计岗位人员都牢记在心,防患于未然。才外,还要对金融会计的专业安全人员进行定期的、有目的的业务和技能培训,让这些专业人员真正具备随时变化的网络金融环境所需要的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和各项主动和被动防范技能,随时随地应对可能发生的一些突发安全事件。如上面所述,多管齐下,多渠道实施综合防范,真正建立起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对金融机构信息安全风险的全方位、各角度、大环境下的安全管理。

3.3网络金融机构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内控机制,保障会计系统运行安全

金融会计范文第3篇

金融会计是我国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准确、完整、连续、综合地核算和监督,并对金融机构的财务信息进行衡量、加工和传送的特殊的专业会计。它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在经营管理和其他经济活动中做出合理和有效的决策。所谓金融会计风险,就是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会计核算错误或会计信息失真而导致的决策失误,以及因主客观条件恶化或出现意外情况时,使金融机构的资金、财产、信誉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一、金融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会计制度的风险

当前,尚有部分会计核算标准、规定不适应实际工作情况。例如,国内巨额贷款呆账积重难返,金融行业风险高度集中,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在目前国有银行贷款呆账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按年末贷款余额的1%提取呆账准备金,对已造成的银行贷款损失来讲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2.已造成实际损失的呆账,却因手续繁琐,条件严格,难以分期摊销。同时,银行在利润指标的压力下普遍对冲销呆账存在顾虑,从而导致呆账日积月累,风险得不到及时化解。日、韩等国银行倒闭的事实充分说明,不良贷款必须及时处理,否则后患无穷。

(二)会计人员风险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因此,由于会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或在执行会计制度过程中发生人为偏差、违规操作,使金融机构资金财产遭受损失也大有可能。如:会计人员在办理结算业务过程中,由于对票据防伪、防假识别能力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致使银行资金被诈骗、冒领;有的会计人员对支票折角核对存在认识误区,以为开户单位的经办人员都较固定、相互熟识,忽视或省略折角核对印鉴这一程序,致使潜在的会计风险成为现实;还有的会计人员没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贪图安乐享受,利用会计内控中薄弱环节盗窃、挪用单位或客户的资金,致使金融机构的资金资产遭受损失。

(三)会计监督的风险

会计工作另一项重要的职能是实施会计监督。而目前的金融业会计监督职能相对薄弱。比如:商业银行转轨后,效益成本观念得到很大增强,但也有一些金融机构在运营过程中只要求存款规模、讲究信贷管理,却忽视和放松了会计监督。体现在财务管理方面,基本上是行政花钱、会计记账,即事后核算,会计的监督和管理职能消弥于无形。对于某些盲目决策,攀比消费,超计划、超范围开支费用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无法起到有力的会计监督作用。

二、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成因

(一)会计制度执行不严格

有的金融机构虽然建立了各项制度,但在业务处理过程中仍然存在有章不循、不按操作规程办事的现象;有的应由会计主管审批的重大事项,主管人员并未对其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而只是在形式上盖章了事;有的虽然建立了事后监督制度,但流于形式,事后监督员只是对传票的要素进行简单地审查,并未真正起到对每笔会计账务处理全过程的事后监督作用,从而导致案件已经发生而很长时间发现不了,给国家资金造成重大损失。

(二)会计监督职能比较弱化

当前大多数金融机构的会计工作还停留在会计核算阶段,热衷于账务处理,对于资金运作过程的监督较为淡化。表现在对现金管理、大额支付凭证的审核、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核缺乏有效地监督。

(三)部分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金融业迅速发展,分支机构和经营网点增长较快,在短时期内吸收了大量的会计工作人员,导致会计人员的学识水平、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思想参差不齐。人员的素质不高很容易发生会计事故和违法乱纪行为。从已发生的金融风险看,人员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许多风险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与会计人员本身有关联。

三、完善我国金融会计风险体系的措施

(一)进一步改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谨慎会计标准,改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不仅是我国金融业适应国际标准的需要,也是有效防范金融会计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的需要。从目前情况看,改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真实核算资产质量。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规定,从2000年起对贷款质量进行分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正式实施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标准,农村信用社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要进行五级分类的试点。要以推行五级分类为契机,加强检查与监督,使金融机构能真实地反映其信贷质量,对其他资产的核算,按照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孰低原则进行计量。同时,按照各类资产的实际风险,提高提取呆、坏账准备的比率,适当放宽呆、坏账核销条件,以体现金融企业的高风险性。2.合理确定收入期限,缩短应收未收利息核算期限。同时,考虑过去金融机构应收未收利息核算期限长、形成大量表内应收未收利息的实际,对历史应收利息实行逐年税前冲减政策。3.改进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在目前实际分类折旧的基础上,特别对电子机具等技术更新快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法。4.适当降低金融机构的税负水平。虽然财政部、税务总局对降低金融企业营业税做出规定,即从2001年起,每年下调一个百分点,分9年将营业税率从9%降至8%,但与国内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行业的营业税率3%相比,同第三产业营业税负担相比,金融业仍是最高的。因此,需进一步降低金融机构的税负水平。5.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应充分考虑金融创新、金融新业务加速发展的趋势,制定规范金融新业务的相关会计标准及规定,使金融会计制度建设具有超前性,防范金融新业务的会计风险。

(二)着力构建全面有效的金融会计风险监督保障系统

金融会计风险的监督保障系统应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三个部分。

1.事前监督,主要应包括对金融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的制定与考核。即:反映流动性风险的指标体系,如备付金比率等;反映资本不足风险的指标体系,如资本充足率等;反映资产风险的指标体系,如逾期贷款率等;反映金融市场风险的指标体系,如利率风险率等;反映损益状况的指标体系,如资产盈利率等;反映贷款对象财务状况的指标体系,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产销率、资产收益率等。

2.事中监督,主要应包括对银行稳健经营的动态监控。会计部门要与其它职能部门一道建立起对金融风险实施动态监控的机制,随时将来自各方面反映金融风险的各项指标与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警戒值相对比,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反馈信号,敦促并监督各有关部门及时采取修正措施,以确保银行经营始终遵循稳健与安全的原则,尽量避免与减少金融风险所带来的损害。

3.事后监督,主要应通过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各种报表的检查分析,对银行稳健经营的结果进行全面复审检查,考核各单位有关控制金融风险责任指标的执行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与措施,以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三)加强金融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1.提高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金融会计人员应具有敏锐的政治头脑、新锐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提高文化素质。近几年来,金融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基本实现了大专水平或本科学历。现在,学海无涯的学风已成为每个会计人员的自觉行动,也是知识复合和提高素质的重要基础。

3.提高业务素质。一是应具有会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二是应具有会计管理水平,三是应具有会计组织能力。

金融会计范文第4篇

一、金融会计风险的概述

风险指的是特定时间、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种种结果的变动程度,是对一定情况下未来结果中损失出现几率、概率的客观疑虑。金融会计风险通常是金融机构在会计活动中因核算失误、会计信息不准确所出现的错误决策,或者在内外部环境恶化等情况下出现财产、信誉损失的可能性,具有不确定性和一定的危害性。金融会计风险主要分为会计核算、会计操作、信息失真、会计监督、会计人员素质风险等。其中会计核算风险主要是环节失控而带来的现金收付业务失误、财务处理混乱、账务核对滞后、列支不真实等风险;会计操作风险是在人为工作差错、意外事故影响下出现的印章、有机单证等工作的疏漏而带来巨大的损失;信息失真风险是银行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完成相关经营指标、获取政治资本等在处理会计信息时不遵循相应的金融政策与上级要求,出现会计信息虚假、不完整等风险;会计监督风险是金融机构会计监督职能缺失,在不正当利益驱使下违章拆借、发放超出规定规模的贷款、私自设立小金库等而产生的金融会计风险;会计人员素质风险主要表现为会计人员违规操作、擅自挪用资金、贪污等风险。

二、形成金融会计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监管模式不完善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不完善导致了金融机构难以很好地控制金融风险,地方政策对当地金融机构的地方保护政策给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金融机构自身的宏观监管缺失,一些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中无视相应的金融法律法规,给风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此外,很多金融机构还存在着权利缺乏有效制约、金融规章不健全等现象,内控措施的不足使得金融风险频繁出现。

(二)会计手段的落后

良好的会计运作手段需在实现会计核算监督制度优化的同时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进行改善与深化,传统的账务信息记录、核算反映等手段已不再适应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新形势下金融业发展要求金融风险的会计防范工作突破传统的会计手段,具备对风险的分析、总结以及控制能力。

(三)人员素质的不足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会计人员专业知识与技术、会计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很多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亟待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不足很容易使其在会计工作中出现各种失误,带来会计风险。

(四)经济环境的影响

新形势下我国的经济环境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市场经济本身所存在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在缺少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情况下很多社会资金受到金融机构账目投资回报的吸引,纷纷涌入到金融机构当中,同时市场准入标准不高、受地方政府偏袒支持,各地区的金融机构迅猛增长使得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促进了金融风险的形成。

三、新形势下防范金融会计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健全金融会计管理体系

一方面,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所有者主体虚拟的情况导致金融企业会计监督、会计风险防范等工作难以真正落实,对此必须在确保国家控股的基础上通过对国有银行向资本市场的积极推入来实现其内部管理结构的优化,给会计风险的防范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要以大集中管理型三级会计核算体制代替原有的分级分散核算体制,利用当今时代的先进技术。借助互联网将一线柜台输机收集到的基层分行会计信息传递至大区核算中心的主机上,经数据处理后直接生成相应的会计报表,从而在保障基层增收节支的同时避免会计信息的恶意篡改,通过会计信息时效性的强化、银行服务效率的提高来有效地减少金融会计风险。

(二)完善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

首先,要对会计报表体系做好进一步的健全,会计报表是反映金融机构业务会计信息的重要方式,新形势下应当在原有报表基础上增加补充报表的编制,对银行的风险资产的总额、资本充足率、逾期贷款的平均余额、资本的风险比率、备付金及其比率、不良资产情况和贷款的风险集中度等信息进行补充,确保会计报表信息的完整,从而方便银行经营情况的准确评价。其次,要加强充分揭示责任制度的建设,以防止金融会计工作当中出现对关键问题的隐瞒。根据会计核算的相关原则,要求银行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制度规定的对银行资产运行质量情况、筹资具体成本、债权保全状况、重大事务变更等影响银行经营的信息做好充分的披露和揭示,同时借助责任制度的建立来将金融会计工作的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在严格的奖惩措施下确保会计风险防范工作的强化。最后,还需对金融机构的或有负债与资产、预期拆放款项等会计科目建立起完善的体系,确保金融会计风险的及时揭示。

(三)强化内部的管理工作

1.确立明确的经营目标与考核体系。一方面,要根据金融机构的经营原则、经营要求和一级法人管理要求来建立起以总行为中心的管理考核体系,在市场的导向下将客户作为中心并将银行效益作为考核目标,对基层行的自主经营权进行扩大,同时以地市二级分行作为主体来建立起集中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等为一身的管理考核制度,在此基础上根据上级法人管理要求逐步完成一级分行的统一考核。另一方面,需对将利润作为核心的经营目标体系做出完善,要求上级银行立足于全局、长远利益角度对经营目标进行合理、科学的制定,避免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制定出不适应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赶超目标。2.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首先,金融机构要对会计工作人员做好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让会计人员在良好的法律意识下更好地规范自身行为,具备利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主动维护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其次要做好对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教育,促进其通过业务知识与技能的不断提升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会计信息化与电算化的要求。最后,还要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提高,使其具备高度的会计工作责任感,从而积极地为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工作提供更好地服务。

四、总结

金融会计范文第5篇

虽然我国已经具备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先进理念的会计从业人员,但是综合来讲,我国金融机构的会计人员整体学历、资历以及技能尚且落后与国际水平。而人为因素对于会计风险的发生存在最直接的联系。同时,传统的会计操作手段仍然没有被取代,金融会计风险还面临滞后的会计处理手段的信息总结不科学、信息分析不到位、信息掌控力度不足等情况。

二、金融会计风险类型分析

1.信息失真型风险。一切金融活动都是以会计信息为基准的,也是通过会计信息来反映的。为谋求自身利益,很多金融机构在会计信息上大做文章,直接引发了会计信息失实、收支科目随意更改等问题,掩盖了信贷资产的质量与风险,从而使外界,特别是投资者对于金融机构的效益作出错误的评价,由此引发更严重的金融安全问题。

2.操作管理型风险。由于会计信息录入、传输、控制,或负责人员职业道德缺失、责任心不够等因素所造成的财产损失,通常称为操作型的金融会计风险。淡薄的法制观念和懈怠的工作态度往往会是这类风险的直接引发因素。

3.会计创新型风险。如今,创新已然成为时代的口号,任何领域都主张创新,鼓励创新。从金融角度来讲,创新既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必然之举,但是,创新的基本前提是能够满足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否则,不顾实际、甚至带来重重后顾之忧的创新反而会适得其反。例如,盲目照搬先进的经验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先进经验与落后的管理水平之间的冲突,这反而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4.决策失误型风险。很多时候,由于会计部门的管理职能未能充分发挥,或者未能及时准确地向决策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决策失误问题。可以说,这种会计人员的失误所导致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如果不能将风险监测指标体系落到实处,那么会计信息参与决策的职能将形同虚设,不但不能够促成决策的科学周密性,反而会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

三、规避金融会计风险的具体措施

1.健全金融信息审批机制

首先,金融机构应该聘用具备从业资质的会计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会计报表,从根本上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在融资接洽过程中,应该加大对现金流量指标的审力度,将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考核列为与企业利润指标考核同等重要的地位。其次,建立应急机制,为了弥补会计报表项目不全、信息不准等造成的损失,监管部门应该结合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单独制定一份能够真实反映备付金比率、逾期贷款平均额以及其他资产状况的补充报表,以期在现有的会计报表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与金融风险相关的会计信息。

2.加强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的首要目标就是防范会计风险。因此,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以统计的会计信息系统取代分级分散的会计核算制度,推行集中管理的三级核算体制。加强内部控制,首先要推行独立的会计机制。例如,采取高效、安全的会计核算软件,这样可以促进相关的会计资料的自动生成,大大地减少了人为操作过程中的随意性。其次,应该把握风险点的控制。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健全授信审查流程,及时检查并更新信息披露制度中的盲点,确保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既有针对性又有时效性。

3.创新金融会计体系

一方面,要及时完善会计核算体系,积极整顿基础会计工作,尽力促成统一管理与分级授权的有机结合,完善会计工作程序,从细节入手,全面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另一方面,抵制“账外经营”的情况,规范会计管理体制,全面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推行金融机构内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从细微处化解金融风险。

4.推行责任会计理念

明确的责任划分可以从源头上避免金融会计风险。如今,很多企业推行分级、分部门管理制度,这样有利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分散责任制度的推行可以将每一个会计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员工身上,这有利于会计从业人员秉着求真务实的精神进行会计工作。同时,如果能辅之以奖惩明确的制度,那么将积极调动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情绪和工作热情,促使其变压力为动力,推进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5.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系统

通常,风险防控工作由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与事后控制三部分组成。这样,可以使风险控制工作贯彻风险发生的前后,在每一个环节预防损失的发生。这项预警系统主要由资本充足率等资本不足风险指标的反映体系、备付金比率等流动性风险指标的反映体系、逾期贷款率等资产风险指标的反映体系,以及资产盈利率等损益状况指标的反映体系等构成。将预警与核算统一于一个平台,确保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地跟踪分析录入的会计信息,比如,账证、账账与账表是否勾稽一致,会计科目是否能够互相匹配,等等。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可能引发风险的因素,适时报警,有效监测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在会计工作进行过程中,要进行金融机构运营工作的监控,首先是对风险实施进行动态的监测,其次,要及时监督各个会计部门的工作状况,及时避免风险的扩大和恶化。当风险转化为现实后,要仔细核查原始凭证和会计基础信息,复审金融机构的运营状况,加大对风险控制责任指标的贯彻力度,适时提出完善的整改意见,尽力将风险扼杀在摇篮。

6.升级金融核算制度

友情链接